首 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会动态 > 正文
广东省电子学会九、十月共完成10项科技成果评价
  发布时间:2024/11/12 14:05:36      发布者:管理员      来自:本站      分享到:

  为进一步推动我省电子信息领域科技成果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更加客观、科学地评判成果质量,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部委关于鼓励科技社团开展第三方科技评价工作的精神,广东省电子学会从2016年起开展科技成果评价(鉴定)工作。

  2024年9月至10月,广东省电子学会组织并主持召开了10项科技成果评价,今年已开展30余项科技成果评价。

  一、项目名称:5G Massive MIMO天线和一体化有源无源天线关键技术与应用

  时间:2024年9月13日

  完成单位: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华南理工大学、广州航海学院

  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由广东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大学、暨南大学、中国电信研究院等七个单位的专家组成。

  项目针对5G基站主流场景中的5G Massive MIMO天线和特殊场景中的4G/5G有源(Active )+无源(Passive)一体化天线(简称4G/5G A+P 天线)新需求,研发了相关关键技术;开发出5G Massive MIMO 天线和4G/5G A+P天线两大系列产品,通过了中国泰尔实验室和广州通信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七研究所)检测,经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铁塔等用户使用反映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和社会效益。项目获得国内授权发明专利28件,授权实用新型专利6件,参与编制国际及行业标准5项,发表学术论文10篇。

  评价委员会认为项目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在天线极简架构和超低损耗移相馈电网络技术、低频辐射单元及反射板的电磁透波技术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二、项目名称:超低温内置轴流式冷风机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时间:2024年9月18日

  完成单位:广东晟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大学、肇庆学院、广东奥马冰箱有限公司

  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由暨南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等五个单位的专家组成。

项目研发了新型多聚物材料并优化了扇叶结构设计,在-80°C环境下实现了扇叶的强度、防结霜优良性能,成功替代传统金属扇叶材料,极大地降低了制造成本。材料及结构的创新显著增强了风机在极端低温环境下的耐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基于振动噪声非线性特征的轴流风机转子系统稳定性分析方法,开发了关键零部件状态监测与退化状态评估技术,在此基础上,研发了超低温条件下内置轴流风机转子系统振动非接触测量方法,优化了内置轴流风机转子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参数,解决了超低温内置轴流风机振动噪声大的问题;研发了超低温条件下的特殊轴承技术,发明了特种粉末冶金含油轴承及其制作方法,解决了超低温条件下轴承卡顿和磨损问题,显著延长了风机的使用寿命。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23件,实用新型专利18件,软件著作权4件,发表论文8篇。

  评价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总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超低温(-80°C)冷风机关键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三、项目名称:华为云工业数字模型驱动引擎

  时间:2024年10月17日

  完成单位:深圳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项目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七个单位的专家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

  该项目是基于华为多年数字化变革和数据管理优秀实践而研发的成果,解决了国产工业数据管理软件整体成熟度低和互联互通难的现状;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件,软件著作权证书1项;参编团体标准17项;在能科、湃睿等20余家单位得到转化应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四、项目名称:车身域控制器关键技术国产化研发及应用

  时间:2024年10月18日

  完成单位: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拓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评价专家委员会由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七个单位的专家组成。

  项目提出了新能源乘用车车身域控制器软件架构设计方法,研发了车身域控制器集成式网关技术、集成式电动门驱动技术;研制了高边控制集成芯片、车身域控制器及配套电子元器件,包括MCU、电机驱动芯片、射频模块、e-Fuse、电源芯片、CAN/LIN芯片等,实现了国产控制器稳定、低能耗和高效率运行;开发了国产控制器开放应用层软件,提出了车身域控制器高效集成技术,集成驾驶室配电、门窗控制等功能,支持远程诊断和监控,满足了小批量、多品种、功能升级频繁的汽车行业需求。项目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1件,实用新型专利8件;制定相关企业标准1项,牵头编制团体标准2项。

  评价专家委员会认为新能源乘用车车身域控制器集成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五、项目名称:面向智慧园区的时空智能协同管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时间:2024年10月27日

  完成单位: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州晟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时讯通信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科技成果评价会议由我会组织并主持召开,邀请了海军研究院沈昌祥院士作为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东莞理工学院等六个单位的专家共同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项目针对智慧园区时空全要素感知、数据实时融合处理和深度智能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智慧园区时空数据感知融合、边缘侧智能计算和能源时空协同控制等研究,提升智慧园区数智赋能水平,提高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3件,软件著作权37件;参编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6项,其中牵头编制企业标准1项;发表高水平论著17篇。

  项目成果已在中国国家版本馆广州分馆、南部科考码头、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东省监狱管理局等项目推广应用,用户反映良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评价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智慧园区模块化微电网能量时空协同调度方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六、项目名称:海洋卫星通信终端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

  时间:2024年10月28日

  完成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华南理工大学

  评审专家委员会由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国家超声探测技术工程中心、广州大学、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等七个单位的专家组成。

  项目针对渔船安全作业及海洋监测信息系统,结合海洋环境,开展了卫星终端设备的小型化、低功耗、天线自动对星和高性能射频前端等技术研究,基于上述关键技术研制了8款天通一号卫星通信终端,实现了天通卫星通信系统短报文、语音、图像以及视频双向传输等业务功能。项目成果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件、实用新型专利3件;发表论文6篇。

  专家委员会认为项目成果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在渔业及海洋监测天通卫星通信应用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邝老师(会员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郑老师(系统推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戴老师(科技服务):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马老师(业务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服务时间:
9:00-18:00(工作日)

客服:
020-87293673

技术支持:
020-87291183

服务时间:
9:00-18:00(工作日)

客服:
gdcie@vip.sina.com